技术领域
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,特别是稀贵金属制品的加工工艺。
背景技术
由于钛及钛合金密度小、比强度高、耐腐蚀性能好以及优异的高温、低温性能等,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、兵器、核能、石油、化工、冶金、机械、舰船、海洋开发、海水淡化以及医疗卫生、体育休闲等行业。随着钛及钛合金应用日益广泛,对钛及钛合金材料需求也不仅限于钛管、TC4钛棒、钛板等常规材料,而钛薄、钛带、型材、大型环件、大直径筒形件、各类标准件等,向钛及钛合金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钛锻件大直径筒形件就是近年国外需求量较大的一种钛合金产品。以往钛锻件大直径筒形件通常采用的方法为:一是铸锭→锻造制坯→冲孔→扩孔→锻拔→车光;二是铸锭→锻制→钻铣孔→车光。采用第一种工艺方法生产钛锻件大规格薄壁筒形件,由于锻造过程中的温降等原因,使钛合金的变形抗力急剧增大变形困难,筒形件两端面常有开裂现象,内外表面也伴有裂纹产生,导致材料投量大,成品率低。而采用第二种工艺方法生产大规格薄壁筒形件,铸造组织得不到完全破碎,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;且由于采用了钻铣孔机加工方法,加工成本高,生产效率低。
发明内容
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:提供一种钛锻件筒形件的锻造工艺,通过合理的锻造工艺将钛铸锭改锻成合格的筒形件。
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:钛锻件筒形件的锻造工艺,按照如下步骤实施:
将铸锭——锭坯——棒坯——坯饼——冲孔——环坯——拔长锻造——环坯,的过程
具体实施方式
钛锻件是一种用途广,工艺性能都很成熟的钛合金。文献中关于TC4钛锻件的锻造及注意事项都有较多的介绍可.以借鉴参考,且钛锻件性能决定于锻造工艺及其最终显微组织。对于该规格的筒型材用户对最终组织和性能的要求不是很高,对其显微组织的要求是:必须是两相区加工产生的组织,不得有完整的原始β晶界,只要在铸锭开坯时采用大于60%的火次变形量,中间火次变形量控制在30%以上,成品筒材火次变形量的锻造比尽量控制在1.3左右,得到满足用户技术要求的产品是有保证的。在锻造温度范围内,TC4钛锻件的变形抗力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而急剧增加,据此,采用包覆一定厚度的钢包套,使其与外界的热交换尽可能的减少,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,还能够使其在锻造温度范围内使用较小的锻造力来完成金属的变形,同时可大大的提高金属的塑性,减少或消除由于温度快速降低导致变形抗力剧增所至的裂纹。
钛锻件大直径筒形件超声波探伤检验结果表明达到GB5193的A级,经完全退火后其显微组织为等轴双相组织,也完全満足了产品的技术要求,其室温力学性能也都高于客户的要求值。
相关链接